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美国-白嫩少妇激情无码-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-黑人粗硬进入过程视频

“花椒暗器”
2020-08-10 17:31:53          編輯:周媛 | 作者:王亞          瀏覽量:5699

二姐搛一片牛肉擱進嘴里一嚼,大叫:“啊!我中暗器了。”

哈哈,此“暗器”是我安插在“人民群眾”中的,且至少安插了數十枚。“暗器”毫不起眼,無尖角鋒刃乃至無重量,又形小貌拙,最適宜隱在暗處,冷不丁給你一擊。“暗器”名喚“花椒”,這樣剛猛的味道而取這么委婉的名字,簡直名實不副啊。

且交代一下“人民群眾”。近來二姐好一口牛肉,我便水煮、紅燒、孜然炙,換了方來烹煮。這日懶,便水煮。

牛肉切薄片,撒些薄鹽,蘸些生抽,滾些芡粉。花椒、干紅椒入油烹香,便置入肉略翻炒。再抓一把豆芽菜擱進去,倒入高湯,湯沸后再滴幾滴花椒油就成。二姐最愛其辛香麻辣,呼嚕嚕能吃下兩碗飯。只須防“暗器”“傷人”。

二姐是我的“女兒”,我是“大姐”或“大哥”。

前些日子,我帶二姐入蜀地訪東坡。

“大哥,我發現,在這里‘暗器’都成‘明器’了!”這是二姐新長的對花椒的見識。

川菜里,花椒實在無處不在,火鍋、香鍋、炒菜、米線、面條、抄手……竟沒找出哪一樣菜肴里沒有它,可不就是“明器”么?這算是明火執仗了。

與花椒的遭遇戰又以火鍋為甚。明面上火紅的辣油、辣椒在鍋里翻滾,拿漏勺在鍋底撈一圈,能有小半鍋花椒沉著,椒椒相交,好不熱鬧。有著一掛辣椒腸胃的二姐,在每頓火鍋前均一鼓作氣,卻每每逃不開“再而衰,三而竭”的敗跡。前味尚能御敵,中味勉強抵擋,后味潰不成軍。終于敗下陣后,她堅持說,胃里一點都不辣,就是嘴巴麻得痛。隔一天,到了夜里,二姐又道:“吃火鍋。”

蜀地吃花椒古已有之。據說。李太白吃過的一味“黃金雞”便以花椒為佐料,《山家清供》記載其法曰:燖雞凈,用麻油、鹽、水煮,入蔥、椒。候熟,擘釘,以元汁別供。

就是將雞用沸水燙后去毛,劏凈,整雞擱麻油、鹽,加水煮,大約將熟時再放入蔥和花椒。煮熟后,斬成小塊吃。至于雞湯嘛,留作他用。

此法可記之,哪日饞雞了,就“照方”烹來。與吃魚肉一樣,久不吃雞也饞。譬如東坡的《東坡志林》里就說,和尚也饞,就為葷食取美名,酒為“般若湯”,魚為“水梭花”,雞喚“鉆籬菜”。三個名字里,“鉆籬”最佳,幾可見雞們在籬間穿過。嗯,我要做一道花椒鉆籬菜。

唐宋時,蜀地還流行一樣杏醬香豕頭,用蒟醬、紅糖、花椒種種拌勻,敷在豬頭上蒸至熟軟,將骨頭剔出。老蘇就吃過這道菜,還記在他的《仇池筆記》中。我總疑心“東坡肉”就于此中衍生。此番去眉州訪東坡,在東坡酒樓吃了一道東坡肉。鮮香軟糯,肥而不膩,一些子香麻味,一些子香辣味,嚼巴嚼巴吞落肚,唇間猶黏稠著甘脂。便隔幾日念起來,還存了回甘。我也吃過江浙一帶的“東坡肉”,也香也甘,少了麻辣味,想來并不正宗。老蘇出于眉州,“東坡肉”自然少不得一味花椒,至于辣椒,他可就無福享用了。

數百年后,這樣名喚“辣椒”的辛香料才由江浙登陸,而入川蜀,便“金風玉露一相逢”,有了如今的川味。老蘇的口福還是欠了,終究沒等到辣椒君。

對了,花椒最初的用途并非佐料,而是香料。《詩經》為證:“有椒其馨,胡考之寧。”漢未央宮有“椒房”,楚人還造椒酒,大約椒香以辟穢。


責編:周媛

初審:周媛   二審:唐劍華   終審:易士強

  下載APP